【富小孩和窮小孩】
今天不講性別,來談談階級。
除了女性主義,我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粉絲,沒錯,我就是個對這父權資本主義有很多意見的bitch。階級問題就像性別不平等一樣常常困擾我,不同的是,因為出身中產階級,面對貧富差距,我額外抱著既得利益者的罪惡感。
最近接了一個家教,學生讀雙語國小,聽說一學期學費要十萬塊,升小四,住在附近高級的新建社區,雖然早有心理準備,但兩堂課下來我還是對於富小孩的生活感到震驚。
「我們家每年都會出國玩,除非沒訂到Hello Kitty專機的票(?),還有一次跟學校請假了一個月去玩呢!」「老師妳家多大?蛤好小喔(我家40幾坪...),我們家有三倍大耶!」另外,他補了「數學推理班」,最近要去上游泳課,學校中英雙教材同時運作,我那天被他全英文的「Physical Science」課本嚇到,那英文難度大概接近高中了吧,他還給我看學校午餐的菜單,嗯,看起來吃很好,應該不是公立小學那種寫得很好聽,實際上不怎樣營養的營養午餐。
小孩都很可愛,他們都有問不完的問題、用不完的精力。但看到資源在家教學生身上爆炸的樣子,我想起大學課輔的弱勢家庭孩子,他們有的不多,要求的很少,陪伴對他們來說就夠了。面對富小孩我感覺給什麼都只是錦上添花,對窮小孩,則是怎麼給都不夠。
一樣的年紀、一樣的活潑好動,他們看到的世界卻如此不同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造成這樣的差距?只是因為他們的爸媽比較努力或不努力嗎?我想不是,「窮是因為自己不努力」這種菁英主義的心態,正是造成「貧者越貧,富者越富」的幫兇,但在這個自由主義風氣盛行的社會,就很容易會有這種「人人機會平等」的錯覺,富人這樣告訴自己以撫平佔用過剩資產的罪惡感,窮人如此警惕自己,期望自己或子孫未來有一天能「往上爬」。
窮人、中產階級、富人,一個社會,三種世界。
(這影片用了主流社會最愛最相信的數據和圖表告訴大家,貧富差距有多嚴重,值得一看!http://youtu.be/TvjWM8f7D5Q)